RET是一个原癌基因,全名:RET proto-oncogene。
RET原癌基因是钙粘素家族成员,编码一种跨膜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传递细胞生长和分化信号,参与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分化的调控,在神经嵴细胞发育过程中重要作用;RET基因突变与2A型和2B型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先天性巨肠症以及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相关。
RET 基因位于10 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编码RET 蛋白。它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正常神经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节、甲状腺C 细胞、肾上腺髓细胞、睾丸生殖细胞都有表达。RET 蛋白活化后会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包含RAS、ERK、PI3K、AKT 等),导致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RET 基因异常可表现为融合和突变两种重要方式,在多种肿瘤中都有发生,但在不同的肿瘤中,RET 突变或融合的发生率不同。
1%~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RET 基因融合,尤其是肺腺癌,可单独突变诱发肺癌的发生。非小细胞肺癌中, 由inv(10)(p11; q11)引起中10号染色体上驱动蛋白家族基因KIF5B和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RET之间形成的融合驱动基因KIF5B-RET , 导致RET 原癌基因的高表达。NIH3T3细胞系研究显示,RET激酶抑制剂凡德他尼可抑制KIF5B-RET融合基因突变细胞的增殖。 超过50%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发生RET 基因点突变,10%~20%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发生RET 基因融合。 此外,在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其他癌症中也观察到RET 基因突变,而在发生耐药的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也观察到RET 融合。
RET基因融合比较常见于从未吸烟、腺癌的患者。对936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筛查发现了13名RET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其中11名是腺癌(概率为85%),患者的其他特点还包含从不吸烟,以及较为年轻等。RET融合的NSCLC患者ORR为77% (95% CI, 58%-90%)。
RET基因融合有多种伴侣基因,其中KIF5B是最主要的融合基因,有多种重排形式。
LOXO292对于RET融合/突变NSCLC有很高的缓解率(ORR 77%)。
其他可能对RET重排有效的靶向药物研究,但这些药物的ORR和PFS偏低
update in 2023-08-12
【参考文献】 1. 世和基因资料 2018 2. J Thorac Oncol. 2018 Jan;13(1):27-45. 3. Lancet Respir Med. 2017 Jan;5(1):42-50. 4. Ann Oncol. 2017 Feb 1;28(2):292-297. 5. J Clin Oncol. 2017 May 1;35(13):1403-1410. 6. Lancet Oncol. 2016 Dec;17(12):1653-1660. 7.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17 Feb; 72(suppl_6):S178-S178. 8. J Thorac Oncol. 2016 Nov;11(11):2027-2032. 9. J Clin Oncol. 2016;34(suppl):9069.
RET(Ret Proto Oncogene )基因是钙粘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负责编码受 体酪氨酸激酶蛋白,在细胞表面分子,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信号转导起着重要作用。携带 RET融合的肿瘤患者对 RET 抑制剂敏感。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于 RET 融合的临床意义比较明确。 2015 年,卡博替尼被 NCCN 指南推荐用于 RET 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1、简介
RET是一个原癌基因,全名:RET proto-oncogene。位于10号染色体上,激活下游信号通路STAT/PLCγ,促进细胞的存活、迁移和生长等。RET基因是钙粘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细胞表面分子能够转换用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信号,此基因在神经脊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由于细胞遗传学的重排原因,在体内和体外均产生致癌性的激活。缺少RET基因的人会得先天性巨结肠症(因为肠子没有神经控制,就不会蠕动,大便把肠子撑得很大)。
2、与肿瘤的关系
RET基因所产生的突变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先天性巨结肠病,以及甲状腺髓样瘤均相关。RET功能增强性的突变,会导致: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内分泌瘤形成(2A型,和2B型),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RET重排也频繁发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T基因融合包含KIF5B、TRIM33、CCDC6和NCOA4,融合后会导致RET基因的激活,这种现象可以在1%的腺癌患者中发生。但对于年轻的,不吸烟的患者来说,概率可以提升到7%-17%。其中KIF5B-RET融合基因在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亚型)中的阳性率是1-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药前检测KIF5B-RET融合基因,能够有效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3、相关药物
凡德他尼(vandetanib)是EGFR、V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VEGFR2, Met, FLT3, Tie2,Kit and Ret的强效抑制剂。其他的靶向药物还包含舒尼替尼(sunitinib)和普纳替尼(ponatinib)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些靶向药物已被批准应用于RET阳性的其他肿瘤。另外,瑞戈非尼(regorafenib)和lenvatinib也是RET抑制剂。
NCCN指南建议,卡博替尼、凡德他尼用于RET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
RET融合的晚期肺癌患者一线优先推荐使用Selpercatinib(LOXO-292),在某些情况下推荐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凡德替尼或(Vandetanib)。
LOXO-292基于85%的绝对高有效率。
卡博替尼和凡德他尼因兼具RET靶点也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未上市:2020年ASCO公布了另一款BLU—667的RET数据结果,疗效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