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u C, Zhang Y, Wang W, Wang Q, Li Z, Song Z, Wang J, Yu J, Liu J, Zhang S, Cai X, Wu M, Zhan P, Liu H, Lv T, Miao L, Min L, Li J, Liu B, Yuan J, Jiang Z, Lin G, Chen X, Pu X, Rao C, Lv D, Yu Z, Li X, Tang C, Zhou C, Zhang J, Guo H, Chu Q, Meng R, Liu X, Wu J, Hu X, Fang M, Zhou J, Zhu Z, Chen X, Pan W, Pang F, Zhou Y, Jian Q, Wang K, Wang L, Zhu Y, Yang G, Lin X, Cai J, Liang L, Feng H, Wang L, Du Y, Yao W, Shi X, Niu X, Yuan D, Yao Y, Huang J, Zhang Y, Sun P, Wang H, Ye M, Wang D, Wang Z, Hao Y, Wang Z, Wan B, Lv D, Yu G, Li A, Kang J, Zhang J, Zhang C, Chen H, Shi L, Ye L, Wang G, Wang Y, Gao F, Zhou W, Hu C, Wei J, Li B, Li Z, Li Y, Liu Z, Yang N, Wu L, Wang Q, Huang W, Hong Z, Wang G, Fang M, Fang Y, Zhu X, Du K, Ji J, Shen Y, Zhang Y, Ma S, Song Y, Lu Y, Liu A, Fang W, Zhong W.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horac Cancer. 2023 Apr;14(12):1102-1117. doi: 10.1111/1759-7714.14847. Epub 2023 Mar 16. PMID: 36924056; PMCID: PMC10125784.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 PubMed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来源于胸膜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因其起病隐匿,局部侵袭性强,导致恶性胸膜间皮瘤确诊率低和误诊率高,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死亡率极高,因此恶性间皮瘤高风险人群早期筛查和治疗至关重要。
共识一 (推荐)
我国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确诊率低,误诊率高,目前推荐对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地区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筛查。
共识二 (强烈推荐)
胸腹部增强CT是目前恶性胸膜间皮瘤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MRI和PET/CT等影像学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
共识三 (强烈推荐)
推荐将CT引导的穿刺活检作为标准操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胸腔镜检查作为在特定情况下有效补充手段。
共识四 (强烈推荐)
组织病理是确诊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金标准,病理报告中应包括组织学亚型和Ki-67增殖指数。包括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和双相型。上皮样间皮瘤中推荐尽可能在病理报告中应报告生长方式。原位间皮瘤需通过免疫组化检测BAP1和/或MTAP丢失,和/或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CDKN2A纯合子缺失辅助诊断,且与胸外科和影像科医生进行充分MDT讨论。上皮样弥漫性间皮瘤的核分级,建议在病理报告中记录核分级。细胞的异型性程度、核分裂象多少和有无坏死。常用的间皮瘤标记有:Calretinin、CK5/6、WT-1、D2-40、BAP1、MTAP等。推荐至少选用3个以上间皮瘤标记同时使用。肉瘤样型间皮瘤细胞通常不会脱落至浆膜腔,此型不常规推荐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组织标本不足或难以获得情况下,推荐通过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对反应性间皮增生、恶性间皮瘤和转移癌的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区分。
共识五 (强烈推荐)
恶性胸膜间皮瘤中常见的基因改变有TP53、BAP1、CDKN2A、LATS1/2、NF2 和SETD2。对于年轻,无石棉暴露史,肿瘤家族聚集现象的患者,推荐BAP1 基因检测。
共识六 (强烈推荐)
I-IIIA期的上皮样胸膜间皮瘤患者是手术治疗的良好适用人群,因此对于可手术的上皮样胸膜间皮瘤患者,专家组建议采用手术治疗,术式采用胸膜切除术或剥脱术。
共识七 (强烈推荐)
对术后患者,如患者有良好的PS评分、肺功能和肾功能,腹部、对侧胸部或其他部位不存在病变,可考虑术后半侧胸腔辅助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需吸氧治疗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不能提高生存率,不应考虑术后辅助放疗。
共识八 (推荐)
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便捷,应用场景广且副作用轻,在有条件开展的机构,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模式。
共识九 (强烈推荐)
对于ⅢB-Ⅳ期以及不可切除的Ⅰ-ⅢA期患者,一线治疗优先推荐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以及贝伐珠单抗或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肉瘤型优先推荐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
共识十 (强烈推荐)
对于一线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也推荐作为二线及以上治疗选择。
共识十一 (强烈推荐)
对于一线治疗未使用培美曲塞的患者,二线可选用培美曲塞。
共识十二 (强烈推荐)
恶性胸膜间皮瘤姑息和支持治疗的重点是疼痛管理,以及缓解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癌症疼痛管理方法为药物治疗。对于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可保留实质性的减瘤手术,如需处理胸腔积液,推荐使用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或胸膜导管引流。
共识十三 (强烈推荐)
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在积极治疗后每3-6个月应进行1次胸部和(或)腹部CT复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