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免疫治疗] 为什么靶向药物有效或者有驱动基因的患者免疫治疗往往无效?

[复制链接]
胸有朝阳 发表于 2022-4-21 23: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靶向药物主要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进行治疗,目前国际上对于有可治疗靶点的肺癌大多推荐对应的靶向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既往多项研究显示,对于携带EGFR或ALK突变的NSCLC患者,二线或二线以后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有效率最低只有3.6%,而没有突变的患者则可达到20%以上。疗效上如此大的差别,原因何在?

研究者推测,从作用机制上看,PD-1/PD-L1抑制剂主要是激活了体内的淋巴细胞,如果此时体内的突变基因越多,产生的新抗原(或新表位)、蛋白片段、肽段等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就越多,免疫反应就越强,疗效越好。这也是TMB能用来预测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原因。但当机体携带EGFR、ALK等突变时,这类基因突变本身是非常强大的基因突变,一旦它们出现了,其他的突变总量就会相对减少。免疫系统可针对的抗原少,免疫反应减弱,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自然不好。

即便PD-1/PD-L1抑制剂发生了耐药,医生也并非束手无策。当PD-1/PD-L1抑制剂失败后,仍可采用化疗。

微信扫二维码转发分享

林婉纯 发表于 2022-8-10 2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微信注册本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7-31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