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重大突破。目前免疫治疗还有很多尚待探索的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寻找它的“黄金搭档”,以期在肺癌治疗中发挥最佳疗效。目前,可能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或放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两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 理论上,传统化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杀死肿瘤细胞、促进抗原释放、提高肿瘤细胞与抗体或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加强免疫效应机制的敏感性、阻断促进免疫抑制的分子通道等。 目前,免疫治疗联合传统化疗在肺癌中的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例如在Keynote-021研究中,对于晚期无EGFR及ALK基因突变的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比单纯化疗(培美曲塞+卡铂),联合 帕博利珠单抗(Prembrolizumab)之后,缓解率提高了近一倍(联合组与化疗组分别为55%和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也提高(13.9个月对8.9个月)。联合治疗组的副作用有轻度增加,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美国FDA因此批准了该方案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另外,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和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也有类似的临床试验,证实联合化疗的确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联合治疗有望成为无驱动基因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治疗的三联疗法,也有临床试验的数据问世。目前进行的IMPower150研究初步结果显示,阿替利珠单抗+卡铂紫杉醇化疗+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三联疗法,相比化疗+贝伐珠单抗的双联疗法,更能提高疾病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缺点是价格昂贵。
免疫治疗联合放疗 放疗可以导致癌细胞坏死、释放大量新抗原,吸引免疫细胞移动到肿瘤部位,杀伤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效应。 在Keynote-001研究的分析中发现,相比未接受过放疗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放疗(包括颅脑放疗和胸部放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4.4个月对2.1个月)和总生存期(10.7个月对5.3个月)都明显更长。目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两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 联用两种不同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理论上能进一步增强患者自身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 目前也有不少可能有效的联合方案问世。如PD-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CTLA-4抗体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中进行了尝试。 CheckMate-012是首个显示联合治疗获益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PD-L1 表达率的上升,联合疗法的有效率增加。联合用药组PD-L1表达≥1%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57%;PD-L1表达≥50%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达92%。虽然联合双免疫治疗能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但是同时毒副作用也相对增加。因此,既要强强联合,也不能忽视毒副作用。
因此,有更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的疗法还处在临床探索中,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证实最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