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R 小分子抑制剂在 mBTC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1. FGF 及受体 FGFR 概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最初以其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 的有丝分裂而命名。FGF 家族有 22 个成员,命名为 FGF-1 到 FGF-22。 FGF-1 和 FGF- 2 也分别称为酸性 FGF 和碱性 FGF,两者具有 55%的同源性。FGF-7 也称为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观点,FGF 可分为七个亚家族。其中,FGF1、FGF4、 FGF7、FGF8、FGF9 属于旁分泌家族成员,FGF19 亚家族是内分泌亚家族,FGF11亚家族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旁分泌型FGF 主要通过肝素/硫酸乙酰肝素作为辅助因子激活 FGFR。内分泌FGF 通过 Klotho 蛋白激活 FGFR。 FGFR 家族由四个成员组成,命名为 FGFR1-FGFR4,由独立基因分别编码而成。 FGFR 是单链糖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等三部分组成,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过硫酸乙酰肝素或Klotho 依赖性途径接受配体 FGF 信号的激活。FGFR 的胞外区域包含三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跨膜区为跨膜螺旋,胞内区为酪氨酸激酶区。 FGFR 信号通路参与众多人体细胞的正常生物学行为,如细胞增殖、分化、生长、迁移、血管生成等。FGFR 通路也可加速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 FGFR 在胆道肿瘤的遗传改变类型FGFR 信号通路是 BTC 一个重要意义的潜在靶点。FGFR2 的融合、突变和扩增是 BTC 众所周知的遗传改变。在 BTC 中,导致 FGF/FGFR 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原因更多
是 FGFR 融合突变。据报道,胆道癌中有 13%~20%的患者携带 FGFR2 融合改变。这些患者很有可能对 FGFR 抑制治疗敏感。另外的研究表明,在肝内 BTC 患者中,FGFR2基因融合/易位发生率达 13%~17%。 研究表明,FGFR 1/2/4 在胆管癌细胞系的表达增高。FGFR4 高表达也与 BTC 不良预后相关。 FGFR2 胞外段的框内缺失突变是新近发现的 BTC遗传改变。有研究发现了两个 BTC 病例带有相同的 FGFR2 p.H167_N173del 改变。该缺失的体外表达可导致肿瘤转化性生长,并且其生长可以被FGFR 抑制剂所抑制。FGFR2 胞外域框内插入缺失比较罕见,也是潜在治疗靶点。 3. FGFR 抑制剂治疗 BTC 研究现状目前以 FGFR 为靶点的靶向药研发如火如荼,从最早的多靶点抑制剂到全FGFR 抑 制剂再到选择性的 FGFR 抑制剂。现分述如下: (1) InfigratinibFGFR 泛抑制剂 infigratinib((BGJ398,诺华),作用于 FGFR1,2,3,是一类广谱的 FGFR 抑制剂,对 FGFR1 抑制活力最强,IC50 值小于 10nmol/L;对 VEGFR 也表现出抑制活性,但活力比对 FGFR1-3 低约 70-100 倍。Infigratinib 可诱导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死亡,并在动物研究中证实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一项开放标签 II 期研究( 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2150967 )探索了Infigratinib二线治疗 mBTCs 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纳入人群为FGFR-2 突变、且既往接受标准一线化疗失败的mBTCs。主要研究终点为总有效率(ORR)。Infigratinib 的用法为125 mg,口服,每日一次,连续服用3 周,每 4 周重复。 共有 71 例患者入组,其中35 例是女性,中位年龄 57 岁,48 例具有 FGFR2 融合,8 例 FGFR 突变,3 例 FGFR扩增。结果表明,18 例部分缓解(PR),41 例稳定(SD),8 例进展(PD),ORR 为 25.4%,疾病控制率(DCR)达 83.6%,肿瘤缓解和稳定患者仅见于FGFR 基因融合者。生存期方面,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6.8 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 12.5个月。总体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高磷酸盐血症、粘膜炎、胃肠道不适和关节痛等。 2020 年 12 月 2 日,美国FDA 已接受 infigratinib的新药申请,用于治疗 BTCs,同时 FDA还授予该药优先审评资格。 一个 III 期临床研究拟头对头比较 Infigratinib 对比 GP 方案一线治疗 FGFR 突变 mBTC 的疗效和安全性(Proof 研究,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3773302),目前
正在患者招募阶段。 (2) PemigatinibPemigatinib(信达生物)是一种选择性、口服 FGFR-2 抑制剂。FIGHT-202 研究是一个 II 期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2924376),旨在探索Pemigatinib二线治疗 mBTCs 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Pemigatinib 的用法为 13.5mg,每日一次,口服 14 天,每三周重复,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FIGHT-202 研究分为三个队列,队列 A 为 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患者;队列B 为 FGFR 其它遗传学改变患者;队列 C 为无 FGFR 遗传改变的患者。2019 年欧洲肿瘤内科大会报道了 FIGHT-202 研究的初步结果(截止日期:2019年3 月 22 日)。队列 A 共计入组 107例患者, ORR为 36%,DCR 达 82%,其中 3 例 CR,35 例 PR,中位缓解期(DOR) 7.2 个月,中位 PFS达 6.9 个月,中位 OS 达 21. 1个月;队列B 入组患者 20 例,没有缓解病例,DCR 40%,中位 PFS 和 OS分别为2.1 个月和 6.7 个月;队列 C 入组患者 18 例,也没有缓解病例, DCR 22%,中位 PFS和OS 分别为 1.7 个月和 4.0 个月。 不良反应方面,因不良事件停药者 1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口腔炎(n = 11)、手足综合征(n=5)、关节痛(n = 5)及指甲脱落 (n = 2)等。 Pemigatinib 治疗 FGFR2 重排/融合 BTC 患者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20年 4 月 17 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宣布批准 pemigatinib 上市,作为首个治疗FGFR2 基因融合/重排的经治 BTCs 的靶向药。 2021 年 ASCO 大会报告了来自 FIGHT-202 研究成熟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至数据收集截止日(截止日期:2020 年 4 月 7 日),共 147 例患者被纳入(其中 A 组,n=108;B组 n = 20;C 组 n = 17;FGF/FGFR 状态未确定,n=2);中位随访时间为 30.4 月,中位治疗时间为 5.9 月。独立评审中心评定的 ORR 为 37.0%;A 组的 mOS 为 17.5 月 (95% CI, 14.4-22.9);有治疗应答者(n=40) vs 无应答者(n=68)的中位 OS 分别为 30.1 月(95% CI, 21.5-NE)vs 13.7 月(9.6-16.1)。 一项正在进行的 3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 Pemigatinib 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 FGFR2 重排/ 融合的 BTCs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3656536)。国内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也正在开展一项Pemigatinib 治疗 FGFR2 基因重排 mBTCs 的 II 期临床试验, 计划入组 54 例患者, 目前正在计划入组阶段 (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4256980)。 (3) TAS-120
TAS-120(又名 futibatinib,日本大鹏)为高选择性、不可逆的泛 FGFR 抑制剂,有助于克服 FGFR 的耐药难题。2021 年 04 月 05 日 FDA 授予 TAS-120 突破性药物资格,用于治疗携带 FGFR2 基因重排(包括基因融合)、先前接受过治疗的mBTCs。FDA 授予TAS-120 孤儿药称号。在 I 期试验中,该药治疗 28 例 FGFR2 融合胆管癌患者的 ORR为 25%,7 例患者达到了确认的(PR,DCR 达 79%。其中,4 例患者对 infigratinib 或者其他 FGFR2 抑制剂耐药,接受 TAS-120 治疗后,2 例患者产生了肿瘤退缩,另外 2 例患者病情稳定,持续了5~17 个月。2020 ASCO 会议上也报道了该药的 II 期临床数据。 FOENIX-CCA2 (NCT02052778)是一项单臂多中心 3 期研究,纳入了带有 FGFR2 基因融合或其他重排的局部晚期/转移性不可切除 BTC 患者,所有患者接受TAS-120 治疗。结果表明,ORR 为 34.3%,所有患者均为 PR,DCR 为 76.1%,mDOR 为 6.2 个月,mTTP为 1.6 个月。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所有级别;≥3 级)分别为高磷血症(79.1%, 25.4%)、腹泻(37.3%,0%)和口干(32.8%,0%)。 (4) DerazantinibDerazantinib((BAL087,瑞士巴塞利亚药业)也是一种泛 FGFR 激酶抑制剂,对 FGFR1、2、3 具有很强的活性,且针对 FGFR2 融合,突变/扩增均有效。2019 年 ASCO大会上公布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在针对含有 FGFR2 基因融合的肝内 BTCs 的临床 1/2 期研究 (NCT01752920),共纳入 44 名肝内 BTC 患者,非随机分为三组,FGFR2 融合组(N=29)、FGFR 突变/扩增组(N=6)和无 FGFR 基因异常组(N=9)。结果表明,FGFR2融合组、FGFR 突变/扩增组 ORR 分别为 21%和 0%; DCR 分别为 83%和 67%,没有 FGFR2 异常的患者 DCR 为 22%。中位随访20 个月,mPFS 分别为 5.7 和 6.7 个月。 (5) JNJ-42756493JNJ-42756493 (又名 Erdafitinib,杨森制药),是高选择性泛 FGFR 抑制剂,对 FGFR家族所有成员 (FGFR1-4) 的 IC50 都在低浓度摩尔范围内,而对VEGFR 的活性影响甚微。LUC2001 研究是一项针对 FGFR 改变的 mBTC 患者的开放标签、多中心IIa 期研究,结果显示,ORR 为 50%,均为 PR,DCR 为 83.3%;中位 DOR 为 6.83 个月;中位 PFS 为 5.59 个月。在 10 个可评估的 FGFR2+患者中,ORR 为 60.0%;DCR 为 100%;中位 PFS 为 12.35 个月。亚组分析显示,对于FGFR 突变或融合的亚洲患者,mPFS 达到 12.35个月,疗效令人鼓舞,安全性可接受。 (6) Debio-1347Debio-1347(瑞士德彪制药集团)是一个选择性 FGFR1/2/3 小分子抑制剂。欧洲药
监局于 2017 年 11 月授予 Debio-1347 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mBTCs。FIH 研究 (NCT1948297)纳入了 FGFR 1/2/3 异常改变的 mBTCs,接受 Debio-1347 口服治疗,剂量为每天 60~150mg。共入组 8 例患者,其中 6 例为肝内 BTC,2 例为胆囊癌。在1/8(12.5%) 患者中观察到部分疗效,为FGFR2 5 exon 缺失突变者。 (7) BLU-554BLU-554(又名 Fisogatinib, Blueprint Medicines)的作用靶点是 FGFR4(与 FGF19配对),是一种FGFR4 特异性抑制剂。与 FGFR 家族其它成员及激酶相比,BLU9931 对 FGFR4 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该药对 FGFR-4 的 IC50 仅为 5 nM,而 对 FGFR1-3 的 IC50范围高达 624-2203 nM,从而避免了对 FGFR1、FGFR2 和 FGFR3 的作用。BLU9931 对 FGF19 异常表达的肝癌表现出显着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尚未检索到该药在 BTC 领域的临床试验。 4. 小结FGFR 小分子抑制剂治疗mBTC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随着首个靶向 FGFR 的胆 管癌靶向药物 Pemigatinib 的获批,胆道肿瘤的靶向治疗时代已开启。Pemigatinib 治疗 FGFR2 重排/融合 CCA 患者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另一个泛 FGFR 抑制剂 Infigratinib 在治疗化疗难治型胆管癌患者中也疗效显著。NCCN 指南对 FGFR 融合/重排的 mBTCs 推荐 Infigratinib 或 Pemigatinib 二线治疗(2A 证据)。2020 版 CSCO 指南尚未推荐 FGFR 抑制剂 mBTCs 治疗。另外,其它领域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靶向 IDH1突变的药物业已推荐作为 mBTCs 的二线治疗。MEK 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在 mBTC 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分子靶向治疗已深刻改变了 mBTC 的治疗格局。一些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必将为 mBTCs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