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2(盘状结构域受体 2)是 DDR(盘状结构域)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由胶原蛋白激活DDR2。在癌症细胞的信号通路研究较少,可能通过 SRC和 STA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与整合蛋白受体类似, DDR2在调节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约2.5~3.8%肺鳞癌患者和 4%的肺腺癌患者会发生 DDR2突变,主要集中在激酶区域和盘状结构区(与胶原结合的胞外区),未发现热点突变。
突变类型 | | | | | DDR2 S768R 突变携带者可能对达沙替尼敏感 达沙替尼 |
盘状死亡受体 2(Discoidin death receptor 2,DDR2)是一种只能被胶原激活而非肽类生长因子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 DDR 家庭成员。在肿瘤的下游信号中了解甚少,但可能是通过 SRC 和 STAT 信号转导通路。类似于整合素受体,DDR2 可能作用在调节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在多种的癌症中,包括肾细胞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子宫内膜癌、大肠癌发现 DDR2 有低频率突变。研究发现在肺鳞状细胞癌中有最高的突变频率,DDR2 突变约占 4%, 而在非鱗肺癌中发生的比例不到 1%[1]。
图 1. DDR2 信号转导通路示意图。胶原与 DDR2 结合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架构中的字母"K" 表示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参考文献
[1] Hammerman, P. S., et al. (2011). "Mutations in the DDR2 kinase gene identify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in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Discov 1(1): 78-89.
所处肿瘤相关信号通路:
受体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信号途径
基因改变与治疗相关性: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Dasatinib)可以抑制 DDR2,并已在裸鼠荷瘤模型中证实达沙替尼能够抑制 DDR2 突变的 NSCLC[1]。同时在一位使用厄洛替尼和达沙替尼联合治疗使肿瘤明显缩小的肺鳞癌患者中,研究者检测到该患者肿瘤组织存在 DDR2 激酶域 S768R 突变[2]。在一则病例报道中,一位患有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 DDR2 S768R 突变的肺鱗癌患者对达沙替尼治疗有效[3]。一项使用达沙替尼治疗 DDR2 突变晚期肿瘤的 II 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参考文献
[1] Xu, C., et al. (2015). "NSCLC Driven by DDR2 Mutation Is Sensitive to Dasatinib and JQ1 Combination Therapy." Mol Cancer Ther 14(10): 2382-2389.
[2] Nicos, M., et al. (2014). "Sensitive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the S768R substitution in exon 18 of the DDR2 gene in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d Oncol 31(10): 176.
[3] Pitini, V., et al. (2013). "Response to dasatinib in a patient with SQCC of the lung harboring a
discoid-receptor-2 and synchronous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Lung Cancer 82(1): 17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