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阅读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治疗后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是旨在延迟或预防事件的治疗结束后事件出现的概率,这些事件可能是骨折、实验室检测结果异常、脑转移进展等。
当治疗并非用于改善生存率,而是预防或延迟疾病并发症,就会计算无事件生存期。这是临床试验经常报道的统计资料,用于对比新型治疗和现有治疗。
这不是指患者是否仍生存,而是指患者在这段时期仍活着,且没出现症状或并发症。
无事件生存期的应用范例
请注意这不是实际的统计资料,只是例证。
“放疗后受淋巴瘤累及的骨产生的骨痛的1年无事件生存期为50%。”
这意谓,50%的患者在因骨受累而接受放射治疗后没出现骨痛(事件)长达1年。
“高剂量伊马替尼联合高剂量ALL化疗使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3年无事件生存期至少翻倍,Ph+ ALL,毒副作用被减到最少。”
这引用自研究报告,意谓这种治疗预防事件的疗效(以3年为标准)是普通ALL化疗的两倍。
当报道无事件生存期,这分为五个部分。
1.受治疗的疾病,例如淋巴瘤。
2.给予的治疗,例如放疗。
3.报道的时间长度,例如治疗后1年。
4.受监测的事件,例如骨痛。
5.在时间长度内没出现事件的患者比例,例如50%。
无事件是好消息
治疗后出现事件的确是坏消息。没事件,没消息才是好消息。无事件或许意谓受治疗的癌症没复发,或许意谓没癌症骨转移导致的骨痛。
无事件患者占比较高显示,治疗疗效更大。拥有75%无事件生存期的治疗优于拥有25%无事件生存期的治疗。
无事件的时间越长越好。两种治疗可以对比1年、2年、5年等无事件生存期。
无事件生存期没告诉患者的事
这种统计资料无法预测预期生存期。这并不意谓没出现事件的患者治愈了。他们仍患有疾病,这并不意谓他们没有另外的并发症或疾病进展。这只是指某种事件,而非总体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