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大事记:2022年

[复制链接]
杨学宁医师 发表于 2022-2-20 1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22年12月31日
中国疾控中心31日通报的30日24时疫情数字中,31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204例,死亡一例。

截止12月28日,台湾报告感染人数874万例,死亡人数15120,占报告感染人数的0.17%。香港感染人数为252万,死亡11562,死亡占比0.46%(病死率)。两地前期都采取了相对严格的防疫措施,大规模感染和死亡主要发生在今年上半年的奥密克戎疫情爆发期间 (根据中国香港卫生署的数据,奥密克戎疫情从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4月13日导致香港累计死亡人数8735人)。
日本进入另一波疫情高峰,截止12月28日之前的前7日,平均日报告感染人数为165181,日平均死亡298例,占比0.18%。

德国病毒学家Christian Drosten在2022年初奥密克戎刚出现时预言,奥密克戎将成为大流行后的第一版毒株(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突变。变是永恒的,但成为地方性流行后的毒株确实也会趋向稳定,再变其特性也只会小幅上落)。年末他判断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已经结束,新冠现在就是一个地方性流行病。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历过类似大海啸的洗礼后,都已进入奥密克戎地方性流行的疫情新阶段。奥密克戎在中国进入地方性流行后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结束。
截图202301011627304187.png
澎湃新闻 2022-12-31:支援急诊的外科医生:可以放床的地方都放满了


  • 2022年12月26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年1月8日,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乙类乙管”。自此,从2020年1月20日起采取的“乙类甲管”措施历时1084天,成为历史。

  • 2022年12月21日
钟南山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根据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根据城市数据库的模型预测,北京第一波感染高峰到达日在2022年12月16日。这与北京市第43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吻合的——北京疫情在快速发展,发烧感染者持续高位增加,对全市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救治资源带来压力。
而该模型预测广州第一波高峰是在12月21日。到峰值结束时共有12.56%的人被感染。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或有226.08万人感染。早前钟南山团队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1月中上旬到2月中期到来,两个峰值的预测差距也就在这前后一两周之内。
中国政府在12月7日来了一个政策急转弯,推出了防疫大幅松绑的新十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日前向《中国青年报》表示,中国第一波大规模染疫潮可能有高达60%的人口会被感染,"最终,大约80%到90%的人会被感染。"60%的人口相当于8.4亿人。
这一时期专家和官员的发言存在矛盾之处。

223919g1r11rgqg0gqjfii.png
224015nzdddvv1torddfeb.png 224024km26b8s22868pgsz.png

  • 2022年12月9日
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广州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在明年1-2月!钟南山最新研判: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状态_腾讯新闻 (qq.com)):

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以下是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给出的九个判断。

1.感染后99%不是重症

2.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

3.病毒进化毒力趋弱的概率大

4.奥密克戎极少造成肺炎,重症也不等于危及生命

5.国产疫苗预防重症效果与进口疫苗无差别

6.后遗症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

7. 预计明年上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

8.不相信会发生大规模死亡病例

9.重复感染在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发生


  • 2022年12月7日
防疫“新十条”出台,进入全面放开时代。

  • 2022年11月30日
11月30日,我国政策放宽了有关疫情管控要求。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构建重症医疗资源以及扩充ICU床位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根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锡玲等人发表的论文《我国医院卫生资源短期配置情况预测》,2021年,中国每10万常住人口综合ICU床位数为4.37张,各省(区、市)每10万常住人口综合ICU床位数均没有超过10张,其中,北京、上海最高,每10万人口分别拥有6.25张和6.14张ICU床位。
补充:12月9日,在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目前,全国ICU床位总数已达13.81万张,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为10.65万张。我国的医疗资源数据:面对高峰挤兑,我国医疗行业如何不“破防”?
烧伤超人阿宝:放开,不是由困难模式切换到岁月静好,而是切换到另一种困难模式!
  • 无论哪条路,放眼望去都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无论直行,左转还是右转,推演下来都是险象环生忧心忡忡。
  • 出门戴口罩,上班带N95。这是我为保护家人所能做的。其他的,一切听组织的。

  • 2022年11月15日
广州收治了16万多例感染者,没有死亡病例,重症病例仅4例。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11月14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5124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30例,其余99%的感染者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4977例、轻型及普通型147例,感染者有序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稳定,无重型、危重型患者。

  • 2022年10月13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出席。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与病毒‘共存’?”“为何我国必须要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为什么中国不能像国外那样‘躺平’?”等热点问题,专家们予以详细回应。
梁万年表示,中国政府所施行的“动态清零”是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所决定的。每个国家的抗疫方针、抗疫策略是基于抗疫理念提出来的。“动态清零”是我们国家抗疫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核心是要把疫情阻断,而不是消灭病毒,也不是不容许出现一例病例。阻断疫情的核心就是要快速发现、快速扑灭,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动态清零”的核心是阻断疫情的持续性社区传播,防止疫情形成规模性流行或者规模性疫情反弹。
吴尊友称,“动态清零”是控制急性传染病的总原则,也是新冠防控的总方针。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是科学的,防控效果是显著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目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

  • 2022年9月23日
美国以100万人的代价完成群体免疫,2022年9月宣布大流行结束。即使在宣布的当日,2022年9月23日 纽约时报数据:美国新冠死亡455人。过去7天平均每天死亡421人……

  • 2022年8月20日
231519juvzcpozg00j4vtr.png
  • 2022年7月30日
美国总统拜登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症状非常轻微!拜登已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并两次接种加强针,已开始服用新冠口服药Paxlovid。
据报道,2022年2月26日至6月30日,上海总的感染人数约为62.7万,据统计,其中无症状为65.4%,轻症为25.0%,也就是说无症状、轻症的比例超过了90%。重症人数约在6000左右,占比1%,死亡人数为588人,病死率0.09%,这个病死率已经和流感的0.1%无限接近了。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及其团队分析了上半年上海的3万多名新冠感染者,无症状比例占到近80%,出现发烧症状的仅有4%,非高危人群组无一例重症。2022年6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 发表了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张文宏领衔的大样本数据研究,首次揭示非高危组奥密克戎患者重症率为零。具体来看,这项临床研究包括了2022年3月22日至5月3日期间医院收治的33816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最后有22人发展为重症。张文宏声称总体重症率为0.065% (22/33816),高危组重症率为0.238%(22/9260),非高危组重症率为0% (0/24556)。

  • 2022年6月25日
正式官宣上海保卫战胜利,前后将近3个月。

  • 2022年5月12日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突破10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2年5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在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与 COVID-19 大流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称为“超额死亡率”)约为 1,490 万;这个数据约是官方报告的3倍。
超额死亡与官方报告死亡数据差异巨大根据WHO报告,2020年和2021年美国的超额死亡人数为932,458人;而官方统计为824,338人,多了约10万人。
印度在2020年和2021年报告了48万例COVID-19死亡,但WHO报告了474万,约是官方报告的10倍。针对印度的统计数据差别如此之大,也导致了印度的质疑和反对。
一份引用英国社区健康数据的报告称,奥密克戎变种感染可能导致每10万人中有35人死亡(0.035%),而同等数量的流感感染病例则有40人死亡。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因此援引数据称,现在新冠感染的死亡风险比流感感染低。

2022年1月3日,澳大利亚邦德大学(Bond University)临床研究员保罗·格拉齐乌(Paul Glasziou)博士进行了粗略计算,结果显示,使用奥密克戎的死亡风险比季节性流感的死亡风险要低。
根据为日本卫生大臣提供咨询的科学家的分析,根据1月份以来的累计过量死亡人数和感染人数,奥密克戎在日本的病死率约为0.13%,高于英国0.035%的结果。

  • 2022年4月24日
截止3月24日,香港第五波Omicron疫情,总计死亡人数 6557 人,死亡率(死亡人数/人口总数)为 0.08%,即每万人死亡 8 人,病死率(死亡人数/感染人数)为 0.6%,万感染者死亡 60人。

  • 2022年4月21日
上海防疫包,连花清瘟是主角。
225930lwn3f8833k134y8n.png
231231ucd56ti9e5ezdtu2.png

  • 2022年3月30日
3 月 29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26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5656 例,其中 18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7 例确诊病例和 5131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已报道的情况是上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98%为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宣布“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

  • 2022年3月17日
今天,韩国报告新增确诊人数达到了骇人听闻的62万例。

  • 2022年3月15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因为新冠阳性病例徐汇院区停诊。
张文宏医生3月14日在华山感染官微上转文表示:在实现广泛接种和自然感染率的国家,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

  • 2022年1月02日
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了钟南山院士。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在想的问题:中国防疫政策的可持续性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成本过高?成本,你可以理解为“代价”。钟南山说:
第一,新冠病死率现在大约是2%,我们不能容忍这么高的病死率。
第二,零传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这个病毒的传播太迅速了,复制指数太高。
第三,现在我们这种零容忍的政策,成本确实是很高,但如果放开不管,成本就更高。
第四,目前中国的防疫政策,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到底多长时间,取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防控情况。最根本的一点是,新冠感染病死率太高,我们不能接受。










 楼主| 杨学宁医师 发表于 2022-12-28 13: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您所在的用户组(游客)暂无权限查看回复内容,请微信注册本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10-3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