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肺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结核] 肺结核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5)

[复制链接]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分80%-90%,是最主要的结核病类型。肺结核潜伏期一般(平均))14~70d,隐性感染可持续终生。

一、流行病学
1. 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
2.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说话时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悬浮在飞沫核中,当被人吸入后即可引起感染。其他途径如饮用带菌牛奶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妇经胎盘引起母婴间传播。
3. 易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如 HIV 感染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因素是社会经济落后地区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

二、控制传染源
1.病区出现可疑为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请感染科或呼吸科会诊,不能排除是否具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时,则决定是否转科或转院。
2. 非定点医疗机构要将诊断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3. 如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因病情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转院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将病人安置在单间或负压病房,并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
4. 限制病人活动范围,必须运送时医务人员应做好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当病人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

三、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1.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 N95 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防渗隔离衣或者防水围裙。
2.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等感染性物质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应包扎,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四、肺结核患者手术管理
(一)术前
1.对于结核病人应给予负压隔离治疗,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措施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以及被这些污染物污染的医疗器械或物品。
2. 给手术室发手术通知单时请注明“结核感染病人”,并电话通知手术室护长,以便做好前期安排工作。
3. 在运送病人过程中,病人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以最大限度地减低接触到其他病人和物体的机会;工作人员应佩戴 N95 口罩。运送病人的车床用后及时更换的床单,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并扎紧袋口送被服管理科按特殊感染病人的衣物进行消毒和清洗。防水的床垫、枕芯等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2 次,每次间隔 30 分钟。不防水的床垫、棉被、枕芯等物品用臭氧床单元消毒机消毒。车床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2 次。
(二)术中
1. 手术参与人员须戴 N95 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防渗隔离衣或者防水围裙。
2. 病人应在隔离手术室进行手术,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出入,无关人员严禁进入隔离手术室,进入者应按要求进行屏障隔离并在出手术室前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更换隔离装备。
3. 病人入室后至术后终末消毒完成前隔离手术室的所有用物不能转借。
4.术中如有标本送检,标本必须放在密闭容器进行运送;应注意防止袋子外面的污染,可外加套袋,不能同袋装入其他标本;标本必须立即直接送检,不能通过其他气道传输系统。
5. 术中应最大限度减少对手术间物表的污染,各种污物及时放入垃圾袋内。
(三)术后
1. 隔离手术室所有工作人员术后离室前必须脱去手套、N95 口罩、帽子、手术衣或隔离衣并立即洗手/手消毒。
2. 手术后的手术衣、床单等布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并扎紧袋口,拿出隔离手术门口,贴上“结核感染”标签,放于特定存放点,电话通知被服管理科派专人、专车到手术室回收被服按“特殊感染病人”被服处理。
3. 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由专人处理,先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怕腐蚀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 30min,再按常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4.所有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广东省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如外层有污染,应另加一层黄色塑料袋。
5. 隔离手术所有物体表面,如:手术床、开包台、椅、照明灯、各种仪器表面等,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两次,每次间隔 30min。
6. 隔离手术室地面术后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地两次,墙壁用有效氯 2000mg/L 的健之素溶液均匀喷洒,作用 60min 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空气净化至少12 小时人员方可入内。
7. 空气出风口用有效氯 2000mg/L 的健之素溶液擦拭消毒两次,将回风口滤网拆下清洗消毒,晾干再用。
8. 隔离手术室术后终未消毒必须严格按此指引执行,以确保环境消毒效果。

五、病房环境消毒
1. 对环境及物体表面,可用 0.5%过氧乙酸喷雾、擦拭消毒或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洗。如地板、墙壁、床栏、椅子、门窗台等,每日至少擦拭1 次。
2. 墙壁、地板、桌子等被病人血液等感染性物质污染后,须立刻处理,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作用 60 min 再进行清洁处理。
3.病人更换的衣服、被单等棉织品怀疑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应放入黄色塑袋内扎紧袋口送被服管理科消毒处理。
4. 一般诊疗用品和排泄物的消毒
消毒对象
消毒方法
备注
家具、玩具、运送工具等
0.5%过氧乙酸喷雾或 2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喷洒至
表面湿润,作用 60min

厕所、便器
用 0.5%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喷雾;便器用消毒液浸泡 1 小时

食具、护理用具
1、煮沸  15 min~30 min  
2、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min  
3、0.5%过氧乙酸喷雾

医疗器械: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2%戊二醛浸泡法
2%戊二醛消 毒浸泡最少45min;灭菌: 10 小时
体温表
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血压计、听诊器及各种监护仪器设备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易腐蚀或精密仪器参照产品说明书。


六、终末消毒
病人转院、出院或死亡后,将病人所接触过的物品及周围环境,包括病人的衣物、布类、用物、医疗用品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1. 病人使用后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毯子等怀疑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并扎紧袋口送被服管理科按特殊感染病人的衣物进行消毒和清洗。防水的床垫、枕芯等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2次,每次间隔30分钟。不防水的床垫、棉被、枕芯等物品用臭氧床单元消毒机消毒。
2. 用0.5%的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栏、床桌旁、椅子、地板、墙壁等两次。

广东省人民医院 2025.4 制定

参考文献
1.《传染病学》(第 10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311-2023.
3.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国卫办疾控函[2020]279 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11-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给我们建议|手机版|阳光肺科 ( 粤ICP备2020077405号-1 )

GMT+8, 2025-10-3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